“公考季”你是否着急骑行?网警提醒您注意!
2025-11-21 09:39
一年一度的“公考季”即将开始。全国统考和上海统考的报名工作已经完成,笔试将于近期开始。与此同时,不法分子还准备布下涉及公务员考试的“陷阱”。对此,网警总结了许多常见的公考“陷阱”,提醒考生注意01考前培训陷阱。一些不法分子违规开办民事考前培训班、面试辅导班。他们说参加试题的专家会来给培训班授课。事实上,他们无照经营,制造虚假宣传,收取较高的注册费,或者骗取钱财。 02. 销售真题的陷阱。一些不法分子在考生交流网站和社交媒体群上发布虚假广告信息,谎称该专业提供公务员考试的正确答案。事实上,他们以买卖笔试题、面试答案为名,实施违法行为,谋取非法利益。 03.考试的陷阱。犯罪分子在网络上冒充“高材生”,声称自己可以成为“公考射手”,帮助考生“顺利入境”。他们以提供虚假考试材料为由收取费用,并要求考生提供个人信息,骗取考生金钱和个人隐私信息。 04 山寨网站陷阱 不法分子利用山寨网站“钓鱼”,搭建山寨“评审”网站,以“预登记、干部调配、招聘”等虚假政策信息为诱饵,吸引候选人;或者以官方网站的名义,在山寨公务员网站上做广告,推销山寨版公务员考试专业书籍,以达到非法目的。l 收入。 05 公考分类陷阱 公考分类套路也是犯罪分子常见的陷阱。他们经常冒充相关部门和机构,向各地发送含有虚假链接的短信和电子邮件。当它们可信并被点击时,往往会泄露个人信息、账户密码等,更会造成财产和其他损失。 06 考试的审查 有些不法分子以认识招聘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的名义设置诱饵,可以利用后门。他们并不声称可以更改公务员考试分数,并声称保证以后能够通过面试,从而骗取当事人大量“活动费”。网警提醒考生注意查找官方网站。如果寻找有关公务员考试的信息,考生应寻找官方政府坚决杜绝网上“八卦”,警惕错误的招聘网站和广告网站,不盲目信任。警惕虚假培训机构。如果需要培训,一定要选择合法合规的正规培训机构,谨防不合格机构的虚假宣传。遵守审查标准。整个公务员考试严格规范、公平公正。不存在“花钱获得特权”这样的事情。谨防财产损失!来源:“公安部网安局”微信公众号
相关推荐